如何增强民办高校思政课感染力


发布时间:2024-01-31 浏览量:

【摘要】民办高校思政课感染力普遍不高,原因是多方面形成的。要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提振思政教师队伍信心、注重关怀学生、创新教学方法等增加民办高校思政课感染力,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学习和实践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浩志,做奋斗者,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思政课   感染力   民办高校

一、研究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思政课,最终要落到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关键在落实。必须把立德树人的要求体现在学校工作各个方面和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特别是体现在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之中。其中,最关键的就体现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优秀的思政课要有感染力。思政课感染力是指教师通过思政课教学活动引起学生产生相同思想感情的力量,启发学生智慧激励学生感情的能力,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共有民办高校785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28.16%;民办高校在校学生840万,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24.1%。广东省共有高校147所,其中民办高校51所,占全省高校总数的3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54个百分点。与公办高校相比,教学基础建设、师资队伍水平、学生来源等,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比较薄弱。认真总结民办高校思政课的成功经验,科学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增强民办高校思政课的感染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提高民办高校办学水平,实现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迫切课题。

二、文献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紧密联系新时代我国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办好思政课,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作了最精辟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情怀要深。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思维要新,思政课要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视野要广,思政课教师要有知识视野。自律要严。思政课教师对自己要求要严格,既要遵守教学纪律,也要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河南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感染力,只有走心才能打动人心、凝聚人心。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带着真情实意工作。思政课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一课”,思政课教师的细心、耐心至关重要。思政课教师要拿出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和真挚情感,坚持平等交流、坦诚沟通,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等各方面情况,准确掌握学生的所思所想、困惑所在、期待所在,找准学生的“心结”,有针对性地把科学理论讲深讲透,以真诚和耐心,把真善美的种子埋在学生心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学工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认为,思政课教师要读懂读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特别是要认真系统深入地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做到熟读精思、学深悟透,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往往与教师的人格魅力密切相关。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才能感染学生、赢得学生。

华中农业大学李恺、万芳坤在2020年第6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发表文章认为,通过增强针对性提升思政课亲和力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途径。围绕学生,不断增强吸引力;关照学生,不断增强感染力;服务学生,不断增强说服力是新时代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胡钦太2023年11月7日在接受《南方杂志》时认为,在建设思政教师在内的高校师资队伍方面,要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健全完善“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分类评价,强化过程管理,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三、民办高校思政课感染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部分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比较薄弱,思政课感染力缺乏坚强组织保证。党的建设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根本保证,没有坚强的党组织就没有良好的思政课建设,也就没有思政课的感染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以来,全国民办高校加强了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广大民办高校党员教师同民办高校全体教师一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坚持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在民办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任用,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与新时代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高标准高要求相比,与民办高校在新时代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对党建工作的期待相比,民办高校党员党建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部分民办高校党的基层组织不健全,专职党务干部没有按照要求配齐配强,三会一课制度不落实,党员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人员不稳。据调查了解,目前民办高校党员教师比例只占教师总数的15%左右,而公办高校这一比例已经达到30%。民办高校党员教师政治业务素质相对较低。市场经济主要就是价格经济,遵循价值规律。高校教师这个社会精英群体作为特殊的人力资源,他们的流向也是遵循价值规律的,总是向人力价值高的公办高校特别是名校汇集。当今的现实情况是,凡是能够进入公办高校的教师不会来到民办高校。很多教师只是由于进不了公办高校无可奈何求其次才来到民办高校任教。已经在民办高校工作的教师人人以能够有机会进入公办高校任教为人生目标争相考入公办高校。这样,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党员教师的整体政治业务素质相对较低,为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来不利影响。

民办高校党员教师管理考核机制不完善。调查发现,广东各民办高校对党员教师除了多开几次党员会议多缴纳党费以外,其管理基本上同其他教师相同,广东省教育工委和各地教育局党委也没有一套细化的高校党员教师管理规范。各民办高校没有将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好坏纳入月度年度考核目标,更没有与薪酬绩效挂钩。如果党员不配戴党徽,谁也看不出来党员教师的形象,没有在民办高校形成“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党员教师光辉形象。

二是部分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信仰信心不够坚定,思政课感染力源头乏力。教师本人缺乏信仰信心,他们讲的思政课就没有感染力。民办高校虽然总数占到了全国高校的近1/3,却由于管理体制机制的不同,经费来源的渠道不同,目前民办高校教师的薪酬待遇平均只有公办高校教师的55%左右。经济收入同比低下,使部分民办高校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意义感到轻微,对工作的前途感到迷茫,对讲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新时代大学思课缺乏信心,进而对民办高校的发展前景产生怀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出现动摇。一些教师缺乏对大学教育的敬业精神、社会责任心和职业使命感。有的教师整天精神萎靡,作风涣散,纪律松弛,没有朝气,没有进取心。有的教师缺乏民办高校教育教学成就动机,倦怠感和情绪负荷较高,不愿意在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中提升自我、实现目标、追求人生成功。

三是部分民办高校思政教学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思政课感染力缺乏物资基础。条件的限制,使思政课教师要讲好课都难,更谈不上课程的感染力。由于办学经费的限制,民办高校地址基本在比较偏远的城市郊区,交通流人流信息流相对较差。图书馆建设滞后,特别是思政类书籍及思政类现代报刊杂志资料不足。很少民办高校建设有规范的思政课实习实践基地。有些民办高校教学设施不及时更新,使用老旧的显示器,投影仪不清晰,教师配置的麦克风和扬声器效果不好,学生们有时上课都无法听清楚。有些民办高校教室甚至不能上网,连不上WIFI,不能搜索网上更多的教学资源,这种情况既不利于查找更多的新闻资讯和潮流信息,也不方便老师和学生学习交流。

 四是思政课与民办高校学生有一定的心理距离,感染力对象难于打动。心理距离越远,思政课的感染力越小。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从本质上讲政治是社会的公共领域,是社会经济的集中体现,本身是与人人都有关系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觉得政治离自己太远,甚至与己无关。有些学生认为,上大学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觉得思政课太“高大上”,一些同学甚至会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与此同时,思政课作为基础性公共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不像专业课,主要面向选读该专业的学生,因而在学生中普遍缺少专业认同感。

民办高校的学生,本来他们高考的志愿都是想上公办高校,就是因为没有考上公办高校而来的。他们每年要比上公办高校的同学多交万以上的学费,他们的家庭因此增加了近10万元的大学费用,他们心理当然对国家实行的教育体制机制有一定的反感情绪。他们接受思政课教育比公办高校学生心理距离更加远一些,思政课要他们产生同授课教师相同思想感情的力量,启发他们智慧激励他们人生难度更大。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的,必须联系历史发展的过程才能得到阐明,必须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得到运用。既要懂理论,又要懂历史,还要懂现实,才能形成一种综合的能力和水平,这不但对于学生,就是对于思政课老师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大学生年纪尚轻,缺少社会经验,虽然理性思维已经发展起来,但理论思维并没有受过训练,因而对于学习和把握思政课的内容,特别是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是有一定困难的。同时,理论与现实有着复杂的关系,理论并不等同于现实,甚至有时与现实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学生对思政课的接受度。

五是部分民办高校思政教师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感染力传递渠道不通畅。思政课教学不生动,缺乏感染力。一些民办高校思政教师教学状态不佳,不够敬业,立德树人意识淡薄,满足于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创新授课方式,不愿投入更多精力进行bob买球研究。个别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精神,把教师执着的追求和高尚的人格抛诸脑后,缺乏奉献精神和教育热情,不愿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他们不用心去教育学生,不认真钻研教材, 备课简单或从直接网上下载,上课马马虎虎,无精打采,批改作业方式简单,教学效果差。有的教师不能自觉地将将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贯穿和渗透教育教学全过程,而是片面地认为只要把书本专业知识教了就是完成任务了。有些教师不热爱和尊重自己的学生,从不与学生谈心,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对学生的成长毫不关心,教学中没有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部分民办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方法多采用显性灌输的传统教育方法,而隐性教育方式利用不够充分,对学生的教育存在着远离社会现实的现象,失去了对学生的感染力,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四、增强民办高校思政课感染力对策途径

一是切实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党的建设,这是增强思政课感染力的坚强保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教育部党组 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06]31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健全基层党的组织特别是教职工队伍党的基层组织,配齐配强专兼职党务干部,落实党务干部待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民办高校党员教师队伍建设,特别要加强流动教职工党员的跟踪教育管理。要通过大幅度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的大学教师包括党员教师到民办高校任教,并且安心终身在民办高校任教。积极稳妥做好民办高校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适当增加民办高校发展党员数量,重视发展优秀大学生和青年教师入党。加强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注重把教学科研管理骨干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教师培养成学科带头人。认真贯彻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提高民办高校发展党员质量。注意培养和吸收符合条件的民办学校出资人入党。不断壮大民办高校党员教师的队伍,为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提供坚强的组织基础。

二是提振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信仰信心,这是增强民办高校思政课感染力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这是非常深刻的道理。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不仅要求思政课教师课讲得好,体现出科学理论的真理魅力,而且还要求思政课教师人做得好,具有人格的魅力。而人格魅力的核心,就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思政课教师要多读原著、悟原理,进一步坚定自己的科学信仰,做到虔诚而执着,至诚而深厚。要加强思政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他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引导思政教师模范地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要模范地遵守“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和“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特别要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紧跟新时代的步伐,用坚定、自信、奋斗、担当的时代精神充实自己,让自己热情饱满、精神抖擞地开展思政课教学。 

民办高校思政教师待遇偏低已经严重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信心。目前,广东民办高校教师的薪酬待遇只有公办高校的55%左右。要想方设法大幅度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待遇,让他们的劳动付出同公办高校教师一样受到全社会应有的尊重,这是稳定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提升民办高校教师素质的迫切需要。一是建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民办教师的待遇不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不低于公办高校教师待遇的80%。二是建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增设民办高校教师岗位补助项目,每年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给予民办高校教师每人每月1000-2000元岗位补贴,直接划入教师个人账户。三是建议对民办高校教师格外增加个人所得税前扣除基数2000元。四是鼓励民办高校教师在完成教学岗位任务后到其他高校、教育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兼职,兼职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三是改善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设施,为思政课增强感染力提供基础条件。当前制约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资金问题。在西方国家,私立学校的经费来源除了政府资助和学费收入外,还有各种基金会、校友会、慈善机构等民办团体的经费支持。而我国民办高校主要靠收取学费支撑办学,当地政府的补助资金十分有限,基本没有其他途径的资金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经费投入上加大力度。一是建议各地政府比照公办大学投入经费一定比例如20%-30%,每年财政安排支出计划。二是建议政府研究出台新时代进一步支持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在建设供地、用电用水、城市道路交通、税收减免等各方面提供更加优惠的具体政策,支持民办高校建立思政课实践基地。三是继续吸引鼓励社会资金办学。要采取税前扣除等优惠措施,采取捐助、入股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业、社会成功人士、各种社会公益基金投资民办高校建设,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一流的教学研究实践条件。

四是创新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手段,为思政课增强感染力注入无限活力。民办高校思政课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和感染力。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是统一的,但教学的方式方法可以是多样的,也应该多样化。我们正处于科技和生活日新月异的时代,面对的又是年轻的“00后”学生,必须适应时代变化和学生的要求,改变刻板单一的讲授式填充式教学方式,以学生所喜欢的方式来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教师还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近年来,广大思政课教师开展了广泛的探索,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教学方式,比如专题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实践性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慕课、微课、微电影、演讲比赛、文艺展演等,可谓异彩纷呈,既展现了思政课的活力,也提升了思政课的感染力。

 五是切实关心爱护学生,这是思政课感染力直接对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服务,把他们培养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的建设者和管理者。热爱和保护学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工作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民办高校的学生,本来他们原来高考的志愿都是公办高校,就是因为成绩没有考上公办高校而来的。他们每年要比上公办高校的同学多交万以上的学费生活费,他们的家庭因此增加了近10万元的大学费用,他们心理当然对国家实行的教育体制机制有一定的反感情绪,我们民办高校的教师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才能打动他们,感染他们,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思政教师关心学生就是胸中装着学生,心中想着学生,服务于学生。当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苦恼时,教师及时帮助解开疙瘩;当学生在身体上出现不适时,教师及时帮助寻医问药;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帮助“清理路障”;当学生在生活上遇到不便时,教师及时帮助排忧解难。学生哪里需要教师,哪里就有教师的身影,时刻把学生的冷暖喜怒挂在心上。尊重是爱之核心。教师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学生既可密切联系师生感情,又是可焕发学生创造热情,激发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心理,始终保持朝气蓬勃,成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

主要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求是》2020第17期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30日 01 版)

[3]习近平2022年9月7日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人民日报 》2022-09-09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01-31  新华社

[5]徐国平,李楠,朱立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題及思考[J].法制与社会,2020(01)

[6] 汤雪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9(11)

[7] 王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智库时代,2019(11)

(作者黄和平,广州东华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