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四线交融合作机制 打造校地校企合作黄冈模式


发布时间:2024-03-11 浏览量: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革命老区实际,向上借力,与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联姻办学;向下发力,立足产业园区和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合作发展。构建了以与头部企业合作为天线、园区合作为主线、县域合作为地线,平台建设为网线的“四线交融”校地校企合作模式,形成了校地校企深度融合、并跑发展的良好生态,为地方高职bob体育app的校地校企合作发展提供了黄冈答案。

一、对接天线,寻找头部企业合作提升高度

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大产业布局,引导专业(群)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办学。每个二级学院至少与一家国际或国家级头部企业、每个专业至少与一家省级头部企业全面深度合作。一是准确掌握专业知识与先进企业(或职业)应用场景的融合要求,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融入教学体系,促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二是充分利用企业丰富优质的办学资源支持办学,共建平台、协同育人、合作就业,提升专业群建设成效,扩大行业内影响力。

学校先后与华为、新华三、伊利、阿里巴巴、中粮、比亚迪、中建钢构等31家知名企业合作,共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产业学院、实训基地、研发中心等育人与研发平台30余个,合作建设国家高水平A类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立项省级现代职教改革重点任务16项,11项推荐国家评选,实现学校办学水平、品牌知名度双提升。

二、突出主线,推进园校一体化合作提高效度

利用学校毗邻黄冈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优势,推进园校一体化建设,全方位合作。一是共同制订产教融合制度,促进园区职教资源向学校汇聚,学校人才和技术向园区流动。二是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园区优势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或专业方向,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和教学资源,促进专业一体化共建。三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园区企业生产需要优化教学组织,促进人才培养与重点企业生产一体化联动。四是搭建并运行人才、技术信息供需平台,实现园校人才供求信息互通。

近5年,园校共建专业26个,产业(企业)学院2个,企校联合创新中心8个,实训基地32个。园校互聘教师136名,学生园区实习3900余人次、就业1400余人,培训园区企业员工2300余人,帮助园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1项,实现园校共生共长。

三、织密网线,建设多元平台合作扩展广度

立足黄冈,面向全国,重点服务武鄂黄黄都市圈,构建“共同体+联合体+职教集团+产业学院+基地(中心)”的多元校企合作平台,点线面结合成网,推进校企合作发展。

一是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线,强化校行合作。牵头组建全国建筑钢结构产教融合共同体和湖北省制冷空调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受邀参与42个全国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通过发布预测报告、研制工作标准、合作培养人才、合作研发推广新技术等强化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带动专业发展,助力行业发展。

二是以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职教集团为面,强化校地合作。牵头成立黄冈市域产教联合体和黄冈市bob·体育(中国)官方入口集团,依托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联合教育、人社、科技等政府职能部门,共同打造人才和技术供需平台,整合重点企业和科研机构资源,共建现场工程师学院,与成员单位在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培训、师资队伍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融合发展。

三是以产业学院和各类基地(中心)为关键点,强化校企合作。与309家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校企共成立产业(企业)学院6个, 各类实习、培训基地416个,研发中心 39个,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培训、资源共建、实习就业等项目,定向培养人才6938名,建设教材64部,互聘教师422名,培训员工5280余名,完成横向项目123项。

四、扎深地线,瞄准县域需求合作提高精准度

对接湖北省委省政府强县工程,与10个县市区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构建了“1+5+10”服务县域发展机制,每个县市区重点服务1个重点产业、5家左右重点企业,每年做10件以上有明显成效的实事,助力县域经济走高质量特色发展之路。

一是实施定向培养,“村官+村医”精准解决农村人才不足问题。积极向上争取政策,与各县市合作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和“大学生乡村医生计划”,面向农村培养村官1661人、村医597人,及时充实乡村振兴一线力量。

二是开展百团大战,“团队+项目”精准解决县域企业技术不足问题。根据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按照“技术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人员”思路组建了科技副总、咨询智库、重点科研等100多个团队,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技术研发,开展技术服务“百团大战”,为企业解决各类生产技术难题95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4亿元。

三是共建发展平台,“学院+基地”精准解决重点企业发展能力不足问题。对接蕲春中医药、团风钢构等县域支柱产业共建了钢构产业学院、蕲艾产业学院、菊花产业学院、李时珍中医药研究院等特色产业学院和研发基地,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帮助12家企业建成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7家企业成长为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07家企业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胡亚学 刘喜咏 熊楚舒 何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