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一核双驱 六位一体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4-04-07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06日03版

“贝呀侬哎!三月三来要唱歌哎!这边唱来那边和,唱得越多心越乐。”在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广场,2023年河池市教育系统“壮族三月三”传统文化展示活动的山歌对唱,掀起校园民族风。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和河池市bob·体育(中国)官方入口中心学校的师生,一起唱山歌、包粽子、抛绣球、敲铜鼓、品美食,与市民共享丰盛的民族文化“饕餮大餐”,也让区外游客惊喜不已:“震撼人心。整个展演让我感受到寿乡人民的热情、民族手工的精巧、寿源粽的糯香和特色小吃的美味,明年我还要来!”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师生们高度的文化自觉,更是壮乡河池的一张亮丽名片。

两校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实施“一个核心、双轮驱动、六位一体、学做结合”的一体化传承民族文化战略(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劳动教育为驱动,融民族歌舞、民族美食、经典诵读、红色文化、民族工艺、民族体育竞技活动为一体),实现了各族师生文化、思想、情感交融。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职业bob体育app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功之路。

——主动担当,系统谋划,协同推进

河池地处桂西北边陲,是广西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长期以来,各族人民以智慧和劳动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民族艺术、文化、技艺面临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现状。

2008年、2012年,先后担任两校党委书记的韦伟松,率领班子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但当时河池经济落后,学校外债高筑、举步维艰,很多人认为河池穷得生存都成问题,传承民族文化不太现实。

“这不是钱的问题,是态度责任的问题,砸锅卖铁也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作为面向全国招生的民族地区高校,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1.4万名师生中少数民族师生占比达72%;市职教中心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当地的少数民族,传承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发挥职业bob体育app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所在。

态度决定成败,格局决定结局。为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两校党委主动担当,认真谋划。一是纳入学校党委工作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二是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传承民族文化、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三是建立工作保障体系。2008年,河池市职教中心学校筹措100万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近年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投入经费1000万元,构建了“六有”(有组织、有领导、有目标、有措施、有落实、有成效)工作保障体系。四是融入课堂教学。将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觉树立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意识。五是构建传承活动体系。通过“三月三”等民族文化展演活动,构建传承活动工作体系,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氛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身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我们要承担起发扬光大的历史责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每一名师生的血液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韦伟松说。

——夯实基础,突出特色,立体传承

两校秉承“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积极探索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首先,打造“两基地两墙二路四馆一廊”五大载体。“两基地”即民族美食传承基地和民族体育项目训练基地;“两墙”即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文化墙和民族教育特色展示墙;“二路”即民族团结路和民族之星路;“四馆”即蚂拐节文化展示馆、服饰文化展示馆、美食文化展示馆、铜鼓文化展示馆;“一廊”即民族文化长廊,为师生提供体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场所。

其次,构建“六位一体”传承活动体系。一是传承民族歌舞。建“金铜鼓”合唱团,唱河池各族民歌,跳壮族“蚂拐歌舞”、白裤瑶“勤泽格拉”,成立龙狮队。二是传承民族美食。通过“河池寿乡园”和“寿源粽子”基地,将民族美食引进校园,通过民族传统美食的介绍、制作观摩、体验和品尝等,领悟劳动之美,增强民族自信。三是开展经典诵读。用中华经典书籍滋养学生,拓宽学生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四是赓续红色基因。通过读红色书籍、看红色电影、唱红色歌曲、讲述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激励革命斗志。五是传承民族工艺。组织学生学习毛南族花竹帽编织、绣花、剪纸等技艺,提升动手能力,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六是传承民族竞技。通过板鞋舞、打陀螺、抛绣球等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再其次,打造传承“四大”品牌。一是应用型民族人才培养品牌。构建校企“双轨分段式”应用型民族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民族节庆”品牌。通过“三月三”举办系列活动,将少数民族服饰、音乐、风俗、文字、体育等元素渗透到民族风情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题材优秀电影展播等活动中,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民族文化及其价值,提升各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三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品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四是校园民族文化景观品牌,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构建机制,调动各方,形成合力

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两校注重调动政校行企各自优势,形成育人合力,构建民族文化传承的长效机制。一是制度有保障。学校先后制定了《民族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民族文化进校园挂靠二级院部方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牵头负责、各二级院部具体落实、全院师生共同参与的传承工作格局。二是责任能落实。实行领导责任制,校领导分工指导和推进。校内负责人和校外专家、传承人共同负责项目的推进,并将此纳入绩效考评。三是传承有平台。学校成立大师工作室,将传承人、民间工艺大师请进校园,开展传承培训,实现“师傅、学生、徒弟”角色的衔接。四是活动有载体。两校现有民族文化研究会、龙狮队等社团10个,已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中坚力量。五是实践有基地。两校建有百越民歌、壮族铜鼓习俗等传承实训基地,培育传承人才,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

——久久为功,全面融合,成效显著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两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导师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两校高质量发展。一是学校优质办学品牌树起来了。河池市职教中心学校2018年被评为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是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bob·体育(中国)官方入口改革发展示范校、自治区五星级学校,2022年入选自治区“双优学校”建设单位。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荣获广西“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入选“自治区第二批示范性民族文化传承创新bob·体育(中国)官方入口基地”,2019年和2023年两次入选广西“双高”bob体育app建设单位。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师生中牢固地铸起来了。两校依托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各族学生权益得到制度化保障;以民族服饰展演、非遗传承、竞赛等形式演绎,培育民族师生的向上精神,激发师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三是各民族文化的交融火起来了。学校倾力打造“刘三姐品牌”,让“学唱山歌”成为促进壮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场地,拓展为联系各族师生的桥梁。多年来,河池市里“壮族三月三”活动都是两校挑大梁。在“仫佬族依饭节”“白裤瑶瑶年节”等民族传统节庆,组织“万人包粽子大赛”、“人人会做一道菜”技能认定考核、百人板鞋竞技及民族歌舞汇演等,让壮族的山歌、铜鼓,瑶族的打陀螺、竹竿舞同台竞技,在满足师生思乡之情的同时,以文会友、以技传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四是特色民族文化产业兴起来了。两校发挥职业bob体育app服务地方的主力军作用,重点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寿源粽”品牌。去年销售粽子262万个,产值700多万元,带动生猪养殖、壮乡糯米、板栗等乡村产业链发展,实现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学校将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进一步完善传承和创新模式,努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职业bob体育app样本。”展望未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bob体育app长黄绍光说。

(曾严 李捷 韦益 潘尚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