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合力 多措并举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高职特色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发布时间:2024-04-13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一、深化bob买球,完善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完善课程基础建设,建立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根据《上海市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十二五”行动计划》(沪教委学【2012】67号)文件精神,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于2012年3月开始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公共必修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32课时,2学分),是上海市同类bob体育app中较早开设生涯类课程的职业bob体育app之一。学校又于2022年3月开设全校公共选修课《创新创业实务》课程,2023年9月又更改为面向部分专业必修课的《创新与创业教育》课程(32课时,2学分)。所有课程均制定全校统一的课程标准,以便规范和提升教学质量。至此,基本形成学校“学涯—职涯—生涯”全程化发展的课程体系,即第一课堂“1门生涯课+1门课创业”、第二课堂“学生生涯体验+就业指导+创新实践”。教材与教学方面,学校3名教师参与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职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指导》(2022年第2版,李怀康主编)。该教材入选首批“十四五”bob·体育(中国)官方入口国家规划教材。

创建特色“三线三站三会审”实习管理一体化机制。学校成立校级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委员会,由“三线”人员—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和辅导员队伍、教务处和专业教师队伍、企业专家或技师的企业带教队伍共同参与学生的专业指导、实习就业指导、管理与评估。

打造专业化师资队伍,健全就业指导保障机制。师资团队方面,学校有专门从事就业指导的校级教师2名,院级教师6名,专职大三辅导员13名,同时还聘请合作企业的8名企业专家担任兼职师资。为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各二级学院密切对接行业发展和优质企业,双方共同开展“校企共育课程”。新生入学时赴企业进行专业认知,体验未来职场;在校就读期间,企业讲师来校介绍行业趋势变化、岗位能力要求,以及生涯规划准备等。目前已与上海鲁班软件有限公司、复旦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电讯盈科有限公司3家知名企业共建市级的职业生涯教育校外实践基地,累计开展 “职场体验日活动”11轮、生涯讲座16场,并选派优秀教师赴基地进行企业实践。学校还建立制度,每年评选顶岗实习工作优秀团队、顶岗实习工作优秀指导教师。

二、整合各类资源,建立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

以市级资源为支撑,积极推进职业生涯咨询室建设。学校已建立市级的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室(建设点)2个、(培育点)1个,另有5个二级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室”。“思涯工作室”为校级生涯咨询室,主要负责全校学生生涯咨询、生涯赛事指导、生涯体验活动等工作。“店长家工作室”、“睿才开拓社”分别设在国际商务与管理学院、卫生技术与护理学院内,专注于商科类、护理类人才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开展相关专业新生职业认知、生涯实践、创业实践、就业指导等活动。

建立专业化就业创业咨询队伍,开通多样化咨询服务通道。学校就业创业队伍中已培养了二级创业指导师1名、三级创业咨询师2名、创业指导师4名,创业课程讲师2名; BCC生涯教练1名,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5名,中级职业咨询师2名、二级心理咨询师2名,共计19人。其中,专职2人,兼职17人。截止目前,个案咨询累计100余人次,团体辅导110个学时,累计参加学生达800人次。校“实习就业一站式服务平台”上专门开设线上咨询通道,在外实习学生遇到生涯困惑可实时与辅导员、生涯导师进行交流。学校学生近五年累积获得“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市级银奖2项、铜奖1项;“上海市大学生职业生涯大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4名教师获的“优秀指导教师奖”。


图1: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上海赛区总决赛现场.JPG

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上海赛区总决赛现场


三、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建设融合教育

课程思政与就业育人紧密结合。学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宣传时着重解读就业政策,特别是国家给予大学生优惠的就业政策进行宣传和讲解,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在政治上的关心、生活上的关怀。在《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将时事政治教育、理想和信念教育与就业育人相结合,培养学生既关心国家大事,又关心自身命运的意识,将个人的职业人生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学校每年开展10余次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新生入学教育、企业认知教育、实习返校主题教育、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学生参加活动数量累计10万余次。


图2:护理学院红色主题教育剪影.jpg

护理学院红色主题教育剪影


重视红色文化教育,构建护理专业特色思政教育培养体系。护理学院红色文化已深刻融入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建设、教育bob买球、实践育人、传播媒体、党团活动和思政工作、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群体性综合性工作之中。课内将红色育人内容和要求编入各科《教学大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不断加强“立德树人”的考核与评价。全体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制定思政大纲、实施方案,将人文关怀、爱伤观念融入思政试点课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成效。课外,构建多方联动、形式多样的红色实践育人体系,自建院起每年组织师生举办“特色党日活动”,与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教育基地,成为主体文化课程试点学校。积极向八路军、新四军和地下党后代征集红色经典故事,汇编成思政校本教材。并根据学院的专业特点,整合红十字会、医疗机构志愿服务资源,以关爱生命、服务社会为主题,引导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充分利用微信、互联网、网站等主流网络平台,实现了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等全方位结合;通过课程网站、微信、微课、慕课等平台的推广,实现了教育教学手段的多元化;通过临床技能综合实训的开设提升职业技能素养,专业核心课程处处渗透着培养“职业技能素质和综合人文素质并重的高等护理人才”的育人理念。2020年,60位毕业生奔赴武汉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得到了人民日报、新民晚报、地方卫视以及上海市教卫党委新闻办等官方媒体多次报道。国内外的重大疫情与灾害中,展现了不凡的医疗救援能力。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用好就业政策,鼓励毕业生多元化就业。学校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国商学院学生返乡担任大学生村官为国家“扶贫攻坚”战出力,大量来自西藏新疆青海的学生毕业返乡为建设祖国西部出力。此外,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做好毕业生参军入伍政策宣讲与全程跟踪服务,2023届毕业生最终参军入伍共计41人。

四、凝聚政校企多方合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建设

建章立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实习就业质量。学校于2013年提出了“双主体办学、多模式培养、全方位育人”的办学模式。学校以校企双主体育人为主线,以质量监管与评估反馈制度为抓手,努力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实习就业质量。2019-2024年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累计240余家,校企合作单位实习人数6100余人,就业留用3500余人,见习时长达6个月以上,校企协同育人取得良好成效。学校建有一系列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规章制度,切实保障了就业工作有计划、有准备、有组织地开展。为规范和加强学生实习管理工作,在校领导的指导下,通过多次召开联席会议不断完善管理制度,2022年制定并出台《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实习管理规定》(修订版)。

多样化就业能力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为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场环境,提高其职业素养和技能,确保学生毕业时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学校采取了多样化地措施和活动,主要包括设立提供职业规划咨询服务的职业发展指导中心;开设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企业实际工作环境,提前了解职业岗位需求,增加实际工作经验的“综合实践周”;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家开展就业指导讲座等,以确保每位学生在毕业时都能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


图3: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产业现场工程师培养培训基地开工典礼.jpg

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产业现场工程师培养培训基地开工典礼


深化校企合作、紧密对接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学校实施了一系列针对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措施,旨在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至今,我们已与近300家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关系,覆盖医疗器械、国际商务、信息技术、机械制造和新能源等关键行业,联合培养学生近万人。通过校企合作,实施近30个合作项目,其中与中建八局的“产业现场工程师培养基地”、与理想汽车的“理想汽车扬帆计划”、与永达汽车集团以及瑞金医院等的合作项目均取得显著成效。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了近2000万元经费支持,用于改善实训基地设施、更新教学设备、设立奖学金等。在合作中,我们探索创新了多种合作模式,如针对特定企业的人才需求,量身定制培养计划的“订单班”;将学生实习与未来就业紧密结合的“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确保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导紧密结合的“双导师制”等。学校积极参与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的申报。2019-2023年,学校成功获准设立5项育人项目,覆盖学生近150人;2024年已申报第三批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4项(当前处于教育部审核阶段)。这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旨在扩展校企合作领域,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预计将为更多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教育、实习和就业机会。


图4:理想汽车交付使用暨理想汽车产业学院揭牌仪式.jpg

理想汽车交付使用暨理想汽车产业学院揭牌仪式


五、信息化赋能升级,用好“互联网+”实习就业指导模式

对标教育部标准,实现实习就业动态过程化管理。学校于2022年申报成为教育部智慧大脑“数据中台”试点bob体育app,是上海两所试点校之一,成为全国唯一的一所民办试点bob体育app。学校对标教育部数据标准“实习就业”数据子集的建设,聚焦“专业对口、就业质量、毕业去向”等关键性指标,同时优化整合校内实习就业数据管理平台数据关键指标、上级部门实习就业平台数据关键指标,进一步打通实习就业数据孤岛,促进数据流通沉淀转化,实现实习就业动态过程化管理和关键数据实时采集监控,加强毕业生实习就业数据信息共享与跟踪,跟进毕业生进展并给予就业指导,帮助更好分析专业岗位匹配度,提升实习就业服务精准度,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学校通过实习就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多元信息化渠道,联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上海市学生就业综合服务和管理平台,弥补单一平台工作缺陷,拓宽传统工作方法和路径,深入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习就业指导服务,提高实习就业运行效率与学生实习就业率,提升人岗匹配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学校实习与就业一站式服务平台2019年-2024年服务了六届毕业生,共计1.4万余人。


图5:教育部智慧大脑bob体育app数据中台.png

教育部智慧大脑bob体育app数据中台


六、强化组织保障,构建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建立完备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校贯彻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就业工作纳入校院两级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校长、书记亲自部署,分管领导靠前指挥,院系领导落实责任,各部门协同推进、全员参与的协调机制。学校成立以分管校领导为组长的专门领导小组,下设有校级就业(创业)指导中心、院系就业指导办公室、专职就业指导辅导员的“三层架构”工作系统。

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人员队伍方面,学校专职就业指导人员共19名。为了全面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学校每年组织人员参加各类就业创业指导培训。此外,学校发布《关于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务工作者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实施办法》等职称评定文件,支持从事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的教师申报相应职称。场地方面,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学校创业指导站和梦创空间创业工作坊,以及面向不同专业的创业场所,如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创意设计工作坊、2025装配式建筑双创示范基地、三维创意制作工作坊。学校室内室外体育馆场地满足了举办全校大型招聘会及各类专场招聘会的需求。经费保障方面,学校根据工作需要在就业经费投入方面逐年增加。就业经费主要用于开展各类校园招聘会、实习实训、毕业离校、企业调研、校企合作、学生生涯创业活动等。学校于2019年成立创业指导站,也是自2019年以来连续三年获获评“上海市A级bob体育app创业指导站”的全市唯一民办bob体育app(含本科)。创业指导站持续加强三区联动,在引导、帮扶大学生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中不断发挥积极作用,持续提升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水平,助力上海市和浦东新区数字经济发展。

多渠道开展就业宣传。借助学校官网、官微渠道,广泛宣传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让应届毕业生都知晓政策、用好政策、用足政策。此外,学校充分利用媒体资源,进一步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广泛宣传优秀毕业生就业创业先进事迹,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学生积极进取,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七、探索与实践高职护理类“产教融合、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护理学院始终坚持“产教融合”、“三位接轨三方联动”协同育人,通过校企共培师资队伍、共研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等途径实现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要素全方位融合。遵循“素质是养成的”这一规律,紧密结合行业对人才的素质需求,全面实施大学生养成教育,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护理学院成立护理专业指导委员会,每年按照行业专家对护理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和临床一线护理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人才培养质量和需求的评估的调整优化。重构后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国际护士执业水平标准(ISPN),融入欧盟通用能力31条,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满足中国本土护理专业考证的要求。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搭建多途径平台。

第一,从人才培养模式入手,构建“学校-医院”定单培养。缩短护理人才从抽象知识体系学习到应用于具体实践的时间差,以培养对象的就业作为出发点,有效解决学生对实习和就业之间的二次过渡,逐步达到作为一个准护理者的习惯素养。其次形成订单模式“PDCA”长效循环反馈机制来逐步提高所发出订单和所引进人才的拟合度达到 “所取即所需 ”的目的。

第二,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强化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聘请知名三级甲等医院护理部主任、外资医疗中心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开展实践技能指导,增加学生临床工作适应度。组织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到各个医疗机构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实践中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安排各行专家来校演讲,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树立职业理想,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通过组织临床见习和实习,让学生体验到护理职业的成就感,增加对护理专业的认同度;

第三,从课程体系入手,重构核心课程标准。主动对接国际护士执业水平标准(ISPN)、护士执业资格证标准,将职业证书的内容纳入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参照职业资格(等级)标准建立课程考核标准,培养目标由技术技能型向具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转换。进一步构建“课赛结合”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教学观。同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自编教材的研发与出版。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前沿性和创新性。邀请行业专家、企业领袖和教育界精英共同参与,确保教材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注重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行业动态,使教材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特点。目前,学院已出版校企合作共编教材60余本,专著1套。此外,护理学院与出版社合作开展“互联网+”融合型教材探索与实践,计划出版教材选题25个,组织全国相关bob体育app和医院共同编写融入新理念、新技术、新案例、思维导图和课程思政,具有教学资源可持续发展和更新的优势和特色。于2022年9月起正式分批出版发行。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护理学院已建立起人才“共育”、结果“共赢”制度,真正与合作医院实现“四融通”。已建立起以培养学生“专业核心素养、信息素养、人文素养为主,融合职业资格考证要素,探索护理专业国际化教育途径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麦可思第三方质量年报,护理专业连续六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工作匹配度(95.6%)、半年离职率(9.76%)、母校满意度(92.38%)等主要指标远超于与全国高职、本校各专业均值。最终使学生成长、成才最后就业达到一体化的成效。

学校多年来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强化组织保障,多措并举,全力推进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以就业育人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实习就业质量,今后也将继续努力,全力保障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