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聚焦文化创意产业 培养艺术设计类人才


发布时间:2024-03-05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4年3月5日11版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个人创意、技能和才能为基础,利用知识产权创造的具有就业机遇和财富的产业,该产业的发展方向是服装设计、环境艺术、广告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bob体育app、广西首所国家示范性高职bob体育app,入选全国56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是艺术设计类二级学院,学院始终致力于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培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调整教学方针政策,旨在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稳定的储备人才,如服装设计人才、环艺设计人才、广告设计类人才等。

不断创新艺术设计工艺

转变教学方式

随着工业制造业的发展,新型艺术设计在功能和规范方面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出现了更加具有当代社会特征的艺术产品,这一转变促进了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发展。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秉持以人为本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务实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为根本目标。学院在教学中,不断创新艺术设计工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设计师、工艺师等;实施多学科交叉教学,设计并推广可实际应用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创意,为社会作出贡献。随着多媒体的蓬勃发展,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改变传统的体验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方式,在艺术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调研、走访、观察、劳动等多种形式来促进学生的艺术设计学习。同时,学院将人文价值注入实践内容,在艺术化创作的指引下,促进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性发展;在教学中采取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和科学、高效的实施方式来满足学生的艺术学习需求。

立足文化创意产业

探寻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第一,创新教学方法,将艺术教育和市场需求相融合。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指导时,不断优化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艺术设计的独特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院将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设计专业相结合,指导学生通过市场调研来了解大众的艺术需求。同时,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会经常邀请一些文化创意产业的专家来校授课,让学生在校园里也能及时掌握当今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分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不断阐述和反思自己的艺术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从而提高参与性,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职业技能。

第二,健全教育机制,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充分意识到,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教师将艺术课程和文化创意产业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实际活动来指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学院在课程设计上更加注重实践,按照一定比例来调节课程设置,针对不同学生实施分层的教育指导,让每名学生都能获得科学指导。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通过科学多元的评价方式来增强学生艺术学习的信心,让学生学会正视多样化的艺术潮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第三,实现三方协作,推动课程案例库构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通过三方协作和精准对接的方式构建了课程案例库,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文化企业等进行深入交流,邀请企业代表参与艺术设计类的专业建设、课题研究、创新创业等校园活动。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学院积极将地方文化融入课程体系,组织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市场分析、专家访谈、综合研究等方法,对南宁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及发展态势进行精准分析,然后开展地区旅游创意设计、地方特产形象设计等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设计交流,获取独特的设计体验,设计出具有创新特征的艺术作品。通过完成精品艺术项目的设计,持续充实和构建学校、企业、政府部门三方协作体系,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艺术设计服务型人才。

第四,发挥教学特色,明确专业培养目的。新媒体技术在促进艺术设计专业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将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背景和特点与学院风格相融合,发挥艺术设计的教学特色,同时制定出一套适合学院发展的艺术人才培训计划。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运用新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学院教育平台海量的图文资源和信息资源优势,不断扩充教学材料,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接受和掌握教学内容。同时,根据新媒体的互动特性,将新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学科相结合,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多种交互的教育方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作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需求潜力大等特征,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能够支撑文化领域建设。鉴于此背景,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加大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构建完善的艺术专业课程体系,以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

(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