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飞雁”工程建强“雁阵”团队 思政创新涵育铁路匠才


发布时间:2024-04-12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12日12版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落实做“六要”教师和“八个相统一”要求,依托河北省思政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深入实施“飞雁”工程,形成了专家型教师“头雁领航”、骨干教师“强雁助航”、青年教师“雏雁蓄航”的“雁阵”型思政课教师成长发展格局。学校打造了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功底深厚、创新思维活跃、育人成效显著、研究成果丰硕”的知名思政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头雁强能领航”引领思政育人方向

党员领导干部、专家名师牵头开展思政课程建设工作已经成为学校的优良传统,通过这一举措,真正将领导干部讲思政课落到实处、讲出成效。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作为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充分发挥头雁领航作用,亲自担任思政课程负责人,带领青年教师开展课程建设,深入课堂,面对面了解师生动态;走上讲台,亲自讲授思政课,助推学生成长。开展“头雁领航”行动,利用每周三教学例会时间通过“党建引领、经典精读、专家导学、集体研讨”方式进行理论研学,实现理论学习和教学科研有效结合、相互促进。带领思政教师赴延安等红色圣地实践研修,沉浸式体悟初心使命;带领青年教师参与乡村振兴、理论宣讲等工作,提升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推进高质量思政课建设。

“强雁提能助航”建强骨干教师队伍

骨干教师作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中坚力量,在bob买球、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创新、科研提升等方面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学校以思政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实施“强雁”计划,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上赛场、做示范”的方式提升骨干教师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邀请全国知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走进来”开设专题讲座,让教师面对面与专家、名师交流、思维碰撞,吸收学科最前沿理论,拓展思维视野。邀请教育专家进行现场教学指导,课堂“问诊”,现场“把脉”。组织骨干教师“走出去”,与兄弟bob体育app同行深入研讨,共同发展。探索教学、科研、大赛互融互促模式,鼓励教师“上赛场”,参加各类教学比赛,通过赛前训练打磨,赛中紧张竞争,赛后反思提炼,以赛促教多维度提升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打造“示范课堂”,骨干教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教学技能、良好的师生互动、智慧的教学平台,呈现一堂堂高水平的示范课。

“雏雁赋能蓄航”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近年来,学校从双一流高校等重点大学引进专职思政课教师15人,其中博士2人,副教授1人,充实了思政课师资力量。建立“头雁—强雁—雏雁”三级培养体系,科学制定思政课教师“雏雁”成长计划,通过随堂听课、集体备课、同行磨课、教学反思等方式,依托教学基本功大赛和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等平台,帮助新进思政课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助力新进教师“一年达标,三年成新秀,五年争骨干”。

学校积极实行“传帮带”制度,通过“强雁”与“雏雁”一对一结对子,师傅言传身教,从师德师风、教学规范、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手把手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辅导、开展精准培养。青年教师积极主动上好“达标课”,为自身素质的提升奠基,为教学团队厚积薄发储能蓄力。

“飞雁”工程结出累累硕果

近年来,学校思政团队充分发挥“头雁”领飞、“群雁”齐飞、“雏雁”展翅的“雁阵效应”,为全面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凝聚了强大合力,结出了育人硕果。《建设高质量“三魂”文化育人体系 精育新时代铁路匠才》获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思想道德与法治”获河北省在线精品课程。《系统思维 协同推进 打造生动鲜活的“大思政课”》《涵养“四种精神” 精育铁路匠才》分别获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创新案例一等奖、河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思政教师团队获全国职业bob体育app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30人次在河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思政课授课大赛、河北省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等赛事中获奖。

近年来,学校学生制作庆祝建党百年等主题的手抄报1000余幅,撰写学习西柏坡精神等主题的体会5000余篇,录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微电影1000余部。艺术类专业学生制作思政类相关剪纸、绘画等艺术作品300余幅。20余名学生在河北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河北省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河北省大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中获奖,多支暑期实践小分队获省级实践分队。雁阵型思政团队合力打造的思政课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升,师生互动频繁,效果良好。

展望未来,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将持续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深入实施“飞雁”工程,创新探索有效路径,建优建强思政课教师“雁阵”团队,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学生成长为德技并修、德才兼备、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周敏娟 李永生 刘孝林)